400 650 1979
橘紅
2021-05-25 (來源: 糖酒網(wǎng))
橘紅的基本介紹
本品為蕓香科植物化州桔或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外層果皮。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后采收,用刀削下外果皮,曬干或陰干。
化州古時荒涼的地方,瘴氣多,民眾多患痰飲。相傳有羅仙翁,憐憫民眾苦困,種橘于“石龍”城內(nèi),所產(chǎn)橘紅,消痰化飲有。明、清間,州人在州城建“華嚴庵”紀念羅仙翁,庵門楹聯(lián)云:“韻事憶當年,橘樹千株經(jīng)手植;仙蹤留此地,茅庵一所寄身棲”。明萬歷年間(約于1600)編纂的《高州府志》“”目中已有化州橘紅的記載。
橘皮與橘紅的區(qū)別:
橘皮與橘紅同來源于蕓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。因二者加工不同分為陳皮與橘紅。橘成熟時采摘,剝?nèi)」?,陰干稱為陳皮或橘皮。橘成熟時采摘,剝?nèi)」?,去掉橘皮?nèi)部白色部分后,曬干稱為橘紅。橘皮去白留紅者為橘紅。
陳皮入藥歷史悠久,橘皮療氣大勝,以東橘為好,西江者不如,須陳久才為良,故習稱陳皮。橘皮以色紅日久者為佳,故曰紅皮、陳皮,去白者曰橘紅。
橘紅的功效與作用
辛、苦,溫。歸肺、脾經(jīng)。散寒,燥濕,利氣,消痰。用于風寒咳嗽,喉癢痰多,食積傷酒,嘔惡痞悶。臨床實際證明,對肺癆、、長期胃痛、化痰等有獨特。
橘紅的營養(yǎng)價值
桔紅成分:枸櫞(Citral)、香葉醇(Geraniol)、芳香醇(Linalool)、柚皮苷(Naringin)、新橙皮(Neohesperidin)、枸櫞苷(Poncirin)等。
橘紅的選購
呈長條形或不規(guī)則薄片狀,邊緣皺縮向內(nèi)卷曲。外表面黃棕色或橙紅色,存放后呈棕褐色,密布黃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。內(nèi)表面黃白色,密布凹下透光小圓點。質(zhì)脆易碎。氣芳香,味微苦、麻。
橘紅的存儲
置陰涼干燥處,防蛀。
該二維碼7天內(nèi)(03-02 前)有效,重新進入將更新!
本文來源網(wǎng)絡,如您對文章內(nèi)容、版權或其他問題持有異議,請與糖酒網(wǎng)聯(lián)系,聯(lián)系電話:400-650-1979。

相關食品百科
- 解酒糖能解酒嗎?
- 臨期食品大熱,跟正常產(chǎn)品有區(qū)別嗎?
- 葡萄酒和魚搭配的建議
- 6款經(jīng)典的葡萄酒搭配
- 對葡萄酒搭配三文魚的建議
- 喝酒后胃痛怎么辦
- 葡萄酒與燒烤的一些搭配建議
- 搭配葡萄酒和奶酪的6個小貼士
- 巧克力配什么酒?
- 對泰國菜的葡萄酒搭配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