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豬價”高高飛的真正元兇是政府
2012-11-19 (à′?′: 中國糖酒網(wǎng)信息中心)
豬肉漲價,與去年同期相比,漲幅57.1%,達到15元/斤的歷史高位,“拱”高CPI,攪動居民消費。于是,各種聲音出來,要解釋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。謝作詩于微博中指出,“豬拱門”的真正元兇是政府。
他認為,糧價上漲及因疾病提高了養(yǎng)豬成本等因素,不是推動豬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。推動主要原因有二:其一,政府超發(fā)貨幣,通貨膨脹,消費者大量存貨。其二,政府在豬肉高價位元的時候錯誤地鼓勵生產(chǎn),加劇了市場供求矛盾。 他指出,當豬肉供不應求、價格高企的時候,其實正是市場在鼓勵生豬養(yǎng)殖、增加豬肉供給了。這個時候,任何鼓勵生豬養(yǎng)殖的措施,都是在制造過度供給,最終必然轉(zhuǎn)化為下一輪的供不應求和高價格。反過來,當豬肉供過于求、價格低廉的時候,正是市場在抑制生豬養(yǎng)殖,減少豬肉供給。這時,其實也不需要政府干預。 面對高豬肉價格,有關部委、國家高層,又在出臺政策鼓勵生豬養(yǎng)殖了,謝作詩在文章結尾呼吁:“親愛的政府啊,你們不亂動,養(yǎng)豬戶們才會少流汗,少流淚,而我們廣大消費者,才可能吃上價格平穩(wěn)、供應充足的豬肉來?!?
à′?′£o@nfr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