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上蘇月易損碎,不利于長途運輸,這些都使外地企業(yè)不愿輕易涉
2012-10-24 (à′?′: 中國糖酒網(wǎng)信息中心)
隨著中秋的臨近,月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。與廣式月餅外地廠家紛紛涌入相比,蘇式月餅卻是武漢企業(yè)一家獨大,鮮有外來面孔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武漢市場經(jīng)營廣月的有五六十個品牌,除了星級酒店和餅屋,超市80%的廣月為外地企業(yè),而蘇月"外來和尚"只有廖廖一兩家,與廣月形成強烈反差。
"這種情況多年存在,一直未有改變。"昨日,我省最大的烘焙老字號企業(yè)武漢揚子江乳業(yè)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梅紅運說。他分析,這主要是蘇月保存期短,軟餡的蓮蓉、豆沙、蛋黃等蘇月的保質(zhì)期只有30天,硬餡的芝麻、冰糖等蘇月為60天,而廣月的保質(zhì)期一般在120天至180天。加上蘇月易損碎,不利于長途運輸,這些都使外地企業(yè)不愿輕易涉足。
蘇月制作工藝復(fù)雜,利潤空間也不太高。梅紅運介紹,蘇月靠純手工來做,醒、揉、捏、搟、疊、壓、起等,一個月餅工序有十五、六道,這樣才能有千層疊起、薄如蟬翼的效果。
而廣月最多為10道。人工包裝蘇月,一分鐘只能做20個,而機器包裝的廣月一分鐘可以做近百個。
蘇月很少有禮盒,賣不出價錢,產(chǎn)量又大,銷售額又低,而廣月正好相反。
在采訪中得知,很多武漢市民把蘇月看成是老月餅,非常愛吃,大眾化情結(jié)較濃。目前市場廣月和蘇月的份額各占50%,蘇月基本是武漢市民自己買自己吃,很少有當(dāng)禮品送的。
憑籍蘇月的這種地利,漢派月餅靠蘇月與外地企業(yè)抗?fàn)帯?揚子江"今年的蘇月生產(chǎn)量近300頓,牢牢確立了武漢超市月餅"銷售王"的地位。"中秋前幾天,揚子江工人每天加班都做不贏。"
時下,蘇月的品種有20多個,絲毫不遜色于廣月,但最受歡迎的還是芝麻、冰糖、豆沙、火腿等傳統(tǒng)口味。近年,漢派月餅推出了奶油冰沙等新潮蘇月,在市場也非常搶手。
à′?′£o@nfrom